应用架构
总体架构
物理层
物理世界实体是数字孪生的基础,它包含大量的物理数据,有物理原型实体的外观、各种属性、参数和运行状态等,以提供给数字城市孪生体实现对物理实体的数字化描述。
数据层
数据将城市的数据进行收集、分析、整合为应用提供支持。在数据采集方面,通过测绘、摄影、无人机拍摄、传感器等技术识别实体及其位置、三维数据等信息。采集的数据主要包括物理数据、几何数据、逻辑数据、运行数据等。基于城市的实体数据从空间分析、规则分析、历史统计、关联分析这些方面作分析。数据分析整合后,将数据用作城市三维模型建立、城市状态监测、模拟仿真动态过程、预测演练特定情境等方向的处理。
功能层
数字孪生城市可通过手机、PC终端等设备进行应用。如:运用城市数据制作三维城市可视化展示,在展示的基础上实现虚拟城市漫游体验。以数据为基础实现城市综合态势可视化分析、城市运行状态监控,通过数据运算推演为城市治理提供分析决策、预测演练等支持。

技术路线
数据采集与建模实现城市的基础设施采集,包括激光扫描、航空摄影、移动测绘等新型测绘设施,旨在采集和更新城市要素信息和实景三维数据。运用建模工具结合基础数据进行城市3D建模。
虚拟仿真实现基于城市要素3D模型,结合物理参数进行场景搭建,实现真实环境的虚拟仿真,并通过3D引擎实现可视化场景操作。可视化操作场景是非单一性的,具备多区域集中展示及单区域独立展示模式及3D场景周围应用容器展示模板化的加载信息,从而形成3D信息环绕形式的展示模式。
业务解构实现在3D虚拟仿真基础上实现各业务域的提取,如城市规划业务、视频监控业务、交通管理业务、人员定位业务、城市运营系统业务等,一个典型的业务域往往是由几个功能模块构成的,不同的功能模块定义为次级业务域。
业务处置实现对具体业务进行具体处置,如实时监控数据的提取、历史数据检索、业务性能分析、物理拓扑及逻辑拓扑呈现等方面内容。业务处置层是本系统处理具体业务的场所,具备多层立体呈现机制。
操作及信息推送属于平台的人机交互部分,包括多种客户端如PC端、大屏展示端;包括多种信息推送方式和各种辅助功能。
